由中華經濟研究院台灣東南亞國家協會研究中心舉辦的「轉變中的東南亞:地緣政治動態與經濟整合展望」國際研討會,於11月17日以Youtube線上直播方式盛大舉行。本次活動有近300人報名,並於會議期間有將近200位觀眾熱情參與,而後會議也在下午四點五十分圓滿落幕。隨著美國與中國兩大強權對抗日深,南海主權衝突不斷,促使東南亞躍升為地緣政治與經濟戰略的焦點,也因此受惠於各國轉單和供應鏈重新布局的效益。東南亞國家為我國長期交好,也是我國貿易與對外投資的重鎮,尤其是馬來西亞、越南、泰國等三國。然而,三國近年因政權更迭或國內社會衝突升高,影響政局穩定、疫後經濟復甦與產業轉型,其發展值得關注。因此,本次會議有幸邀請外交部田中光政務次長蒞臨開幕致詞,同時邀請到泰國朱拉隆功大學安全與國際問題研究所(Institute of Security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Chulalongkorn University)提蒂南·蓬蘇迪拉克(Thitinan Pongsudhirak)所長、馬來西亞雙威大學謝富年東南亞研究院(Jeffrey Cheah Institute on Southeast Asia, Sunway University)尚德·穆甘·坦加維魯(Shandre Mugan Thangavelu)副院長、越南外交學院(Diplomatic Academy of Vietnam)阮雄山(Nguyen Hung Son)副院長進行演講,希望講者以東南亞視角,提供我國產、官、學界在疫情後,需要面臨到的機遇、風險與挑戰。
第一位講者是泰國朱拉隆功大學安全與國際問題研究所(Institute of Security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Chulalongkorn University)提蒂南·蓬蘇迪拉克(Thitinan Pongsudhirak)所長。提蒂南指出,隨著中國不斷壯大,且對外持續積極地輸出「中國模式」,正在挑戰著以歐美國家為首的西方模式。毗鄰於中國南方的東南亞也因為對中國態度各異而面臨分化的窘境,加劇東協整合深化的困難,削弱「東協中心性」(ASEAN Centrality)原則,甚至增加區域緊張與衝突的可能性,長期而論,並不利於東南亞的發展。整體而言,從「繁榮導向的亞太」到「安全導向的印太」,主要根源為中國內部與外部的雙重壓力,使其對外姿態愈趨強硬。在後疫情經濟復甦上,中國先爆發也先脫離(first-in/first-out),成為較早走向經濟復甦的國家;相較來說,東南亞疫情則更為嚴峻,阻礙了復甦的腳步,再加上緬甸困局、中國崛起等,都正在分化東協內部的團結性。當我們將目光投射到泰國,可以發現泰國國內衝突問題遲遲未解,這大大阻礙其參與對外事務的能力,例如是否申請加入CPTPP等,故深陷泥淖的國內政治須儘快進行和解。面對愈趨對抗的美中情勢及日益分化的東協,東協有必要走出屬於自己的第三條路,這條路既不是美國亦非中國,而是能按照「東協中心性」,以發揮自己在該地區的影響力。
第二位講者是馬來西亞雙威大學謝富年東南亞研究院(Jeffrey Cheah Institute on Southeast Asia, Sunway University)尚德·穆甘·坦加維魯(Shandre Mugan Thangavelu)副院長。尚德副院長指出,馬來西亞在2020年疫情期間,經濟受到重創,經濟成長率僅為-5.6%。但值得慶幸的是,馬來西亞的經濟體系和制度並沒有因此受到重創,相信只要恢復過去的人流與經濟活動,必定能將馬來西亞的經濟成長率拉回到過去應該有的水準。由於疫情肆虐全球長達一年半以上的時間,使得全球經濟委靡不振,失業率也相當嚴重,東南亞也是如此。隨著全球消費者改變以往生活與消費模式,使得電商平台、網際網路產業成為了新興市場。然而,尚德副院長指出,這塊新興市場並非能完全解決現有失業問題,他指出教育年紀與教育程度會大大影響這些失業人口能不能快速結合電商趨勢,因此政府與區域組織應該要肩負起工作培訓的責任,才能使國家乃至區域經濟快速復甦。除此之外,RCEP作為東南亞區域內最重要的經濟組織,除了要積極的協助各國經濟復甦,也要完善與毗鄰國家的經濟合作與溝通,最大程度的建立包容且自由的市場,這將會快速的繁榮整個東南亞。
第三位講者是越南外交學院(Diplomatic Academy of Vietnam)阮雄山(Nguyen Hung Son)副院長。阮雄山副院長指出,過去幾年,東協一直都是越南主要的外交工具,主要用其與美國、中國等主要強國進行互動。但國際情勢的轉變不斷影響著越南,也對東協作為區域架構的地位形成挑戰。地緣政治方面,中國崛起是東南亞的普遍共識,中國接下來將會繼續成長,但美國與盟友及夥伴將會共同努力遏制其成長,所以接下來中國的崛起不會像過去幾十年那麼順利,美國將透過Quad和AUKUS制衡中國。目前,東南亞國家的主要共識是認為接下來10年中,區域內不會有大衝突,東南亞大部分的國家也不會選邊站,避險(hedging)仍然是東南亞的主要政策,其中包括安全上與經濟上的避險。東協各國難以找到共同解決方案,尤其在不干涉原則的前提下(non-interference)使得許多問題難以透過區域架構解決。雖然東協面臨上述挑戰,但仍具有許多優勢,包括位處印太的心臟地區,具有龐大的年輕族群、中產階級、數位群體。東協至今仍是印太地區最具包容性的區域架構,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對於越南來說,將會繼續保持和其他國家的友好關係,持續維持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避免捲入強權紛爭,繼續重視多邊架構,越南與其他東南亞國家相信區域架構對小國幫助很大,像是聯合國、東協等。越南對東協的政策是將繼續投資東協,確保大國繼續尊重東協的中心角色,並透過東協與大國互動,促進法治的遵循與實施。在越南與台灣關係方面,半導體和加強規範面都是未來很好的合作機會。
在經過三位講者分別以泰國、馬來西亞、越南觀點,與參與者分享及闡述目前東南亞發展近況,並透過Q&A的方式,進一步與臺灣現況做結合,相信對我國產、官、學界對接下來在東南亞的布局都會有所啟發。最後,歡迎錯過本次會議的朋友可以透過以下連結進行觀看: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w8tDuNOnfc&t=219s。另外,有需要講者PPT的朋友可以從下方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