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與東協服務貿易與投資協定可能於今(2013)年12月完成簽署,將為印度資訊科技、醫療照顧、設計及研究等領域之專業人士帶來更多的工作機會。印度與東協10國已簽署貨品貿易協定,並在2010年1月1日起生效,使紡織、醫藥、化學、加工食品、汽車零組件等產品享有零關稅之優惠。在服務貿易及投資協定簽署後,印度與東協間將完成一全面經濟夥伴協定(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 Agreement, CEPA)。 印度與東協之服務貿易與投資協定預計將在12月WTO部長會議之非正式會議期間簽署。根據印度對外事務部(Ministry of External Affairs, MEA)資深官員,印度與東協之CEPA預計在明(2014)年7月生效。此外,MEA官員亦指出,服務貿易協定將使東協市場開放,並因此產生更多就業機會,商務簽證的申請亦將更為容易,商務人士可以妥善運用。 服務貿易協定原預計在2009年貨品貿易協定簽署時於同年達成協議,然而,當時部分東協國家,特別是菲律賓與印尼,相當憂慮與印度簽署服務貿易協定會衝擊其國內就業,且不認為東協國家間應有相近的減讓標準。此外,MEA東亞事務聯合秘書阿什克堪斯(Ashok Kanth)提到,印度與東協間之貿易額在過去11年間成長近10倍之多,2012年至2013年間,雙邊貿易總額達到760億美元,雙方目標於2015年達成1,000億美元之貿易總額。 自2005年東協與印度服務貿易協定談判開始時,印度主要希望自東協10國獲得更多專業人士之工作機會,而此一協定在今年10月10日印度總理辛赫(Manmohan Singh)至汶萊訪問時,在東協-印度領袖高峰會(ASEAN-India Summit)上達成最後協議。印度為全球第十大服務業出口國,東協則為服務業淨進口之經濟體,印度服務業部門對印度國內生產總額(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及出口收入(export revenues)之貢獻超過55%,係印度重要之利益所在。
【由黃苡嵐報導,取材自Business Standard,2013年11月1日】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