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東協外長呼籲緬甸軍政府當前首要任務是終止暴力


中國大陸外交部外交部發言人毛寧於今(2025)年1月20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緬甸軍方和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軍(Myanmar National Democratic Alliance Army, MNDAA,簡稱「同盟軍」)在昆明市舉行會談後,已簽署正式停火協議,從今年1月25日起生效。


同盟軍是由幾個緬甸少數民族武裝團體之一,是「三兄弟聯盟」(Three Brotherhood Alliance)於2019年6月組建的軍事聯盟的一部分。同盟軍、若開軍(Arakan Army)和德昂民族解放軍(Ta'ang National Liberation Army)於2023年10月下旬共同對軍政府發動攻勢,佔領鄰近中國大陸邊境的大片緬北領土,並開始向緬甸中部城市曼德勒(Mandalay)進攻。


中國大陸擔心反軍政府勢力繼續推進,可能令中緬2,000多公里的邊境陷入混亂,影響投資與貿易,因此極力促成緬北停火。事實上,其在2024年1月曾一度促成停火,但該協議僅維持幾個月便宣告破裂。


對於緬甸問題,東南亞國家協會(The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ASEAN,簡稱東協)各國外交部長呼籲軍政府,當前的首要任務是終止暴力,恢復和平政局,並須確保今年舉行的選舉具有包容性、所有利害關係人都能參與其中。


馬來西亞外交部長莫哈末哈山(Mohammad Hasan)於今年1月19日在蘭卡威島(Langkawi Island)主持東協外長會議後表示,東協堅持一貫立場,希望透過對話和平解決衝突。東協對於緬甸議題的「五點共識」(Five Point Consensus)仍是該國解決此次危機的基礎和談判平台,包括立即終止暴力、啟動所有相關各方進行建設性對話、東協派特使推動對話、接受人道援助以及東協派特使前往緬甸訪問。


作為今年東協輪值主席國,馬來西亞已任命奧斯曼哈欣(Othman Hashim)為緬甸問題特使,其過去曾擔任馬國外交部秘書長和大馬人權委員會主席,預計將在近期內訪緬。同時,馬國總理安華(Anwar Ibrahim)也看重泰國前總理他信(Thaksin Shinawatra)與緬甸政權關係密切,邀請其擔任顧問。


緬甸軍政府領袖敏昂萊(Min Aung Hlaing)在今年1月17日主持2025年第一次內閣會議時表示,軍政府將優先確保局勢穩定和貫徹法治,為民主選舉鋪路。然而,其擔憂緬甸人口越來越少,會導致勞動力短缺,並可能影響選舉。緬甸人口近期降至5,100萬人左右,相較於2022年時仍有約5,580萬人,緬甸在短短兩年間少了400多萬人。此前,軍政府多次承諾將在2025年時,於安全地區分階段舉行選舉,但至今遲遲未公布確定時日。


緬甸自2021年2月發生軍事政變後,長期處於動盪局勢,隨著民間武裝組織不斷壯大,軍政府實際控制的領土正在減少當中,目前戰火已蔓延至緬族腹地伊洛瓦底(Ayeyarwady)省。根據軍政府於去年底發布的初步人口普查報告,其承認在全國330個鄉鎮中,現行僅能對145個鄉鎮進行統計。


緬甸危機曠日持久,是東南亞區域內最棘手的問題之一。為表達對緬甸軍事政權的反對,東協過去曾禁止任何軍政府的部長出席東協會議,並已取消緬甸2026年擔任東協輪值主席國的資格,改由菲律賓代替。


由李于晴編譯,取材自Reuters,2025年1月20日;The Irrawaddy ,2025年1月20日;Nikkei Asia,2025年1月19日;關鍵評論網,2023年9月6日

0 次查看

Σχόλια


版權所有:台灣東南亞國家協會研究中心  
Copyright 2021 Taiwan ASEAN Studies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886-2-2735-6006, 886-2-2735-0199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