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第19屆東協高峰會及相關會議將於11月中登場

已更新:2023年4月20日

第19屆東協高峰會及相關各部長、理事會及重要對話夥伴等會議,將於下(11)月14日起在印尼峇里島舉行;相較過往會議,本次除東協各國和重要對話夥伴國的領袖和代表參與之外,美國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Dmitry Medvedev),與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Ban Ki-moon)等人亦將與會,預計屆時將由來自包括美、俄、中、日、韓、澳、紐、印等各國政要,和東協十國領袖齊聚一堂,共商東南亞區域內和區域間的發展與互動策略。


美國與俄羅斯是今(2011)年首次參加東協相關會議的新成員,此項安排係源自2010年,東協外交部長於第17屆東協高峰會中,正式提案討論邀請兩國參與東亞高峰會(East Asia Summit, EAS)相關事宜;而在同年的東亞高峰會中,美國國務卿希拉蕊柯林頓(Hillary Clinton)和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洛夫(Sergei Lavrov)已率先受邀列席。美國近年來積極振興與東南亞地區的關係,明顯意欲加強其在亞洲的影響力,同時制衡經貿崛起後的中國大陸對周遭鄰國龐大的磁吸效果;2010年,東協是美國第四大貿易夥伴,雙邊貿易總額約達1,780億美元。另一方面,俄羅斯的地理位置雖與東南亞也相距遙遠,但是早前東協秘書長蘇林(Surin Pitsuwan)即曾表示,俄羅斯有許多可協助東協的面向,包括科學與科技發展等。

回顧今年5月召開的第18屆東協高峰會,東協各國領袖發表了「全球共同體中的東協共同體」(ASEAN Community in a Global Community of Nations)聯合聲明,不僅將致力使東協在2022年全球共同體的時代來臨時,成為一個共同的平台,並將強化回應全球重大議題的能力,以維護為該區域內國家、人民的整體利益。東協外交部長已在會上受命擬定「全球共同體中的東協共同體宣言」,預計第19屆東協高峰會中會有更具體的論述。

而隨著東協聯結整體規劃(Master Plan on ASEAN Connectivity, MPAC)藍圖於2010年公布,以及東協與亞洲開發銀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 ADB)於今年9月底簽訂東協基礎建設基金股東協定(ASEAN Infrastructure Fund Shareholder Agreement),可望以此帶動總額超過130億美元的基礎建設投資,有關東協在地域、制度及人際聯結等方面的實際方案,也應逐漸顯露眉目。此規模龐大、種類多元的建設計畫預料不僅將有助於東協共同體整合,更是決定東協在「後2015年」放眼與全球共同體接軌的關鍵。

同時,在2015年完成建立政治安全、經濟和社會文化等三大共同體的願景,一直是近年各屆東協高峰會討論的重點,雖然目前看來整合的步伐並不順遂,也陸續有學者發表無法百分之百完成的觀點,不過這也可望促使東協官方以更務實的態度衡量共同體的功能與價值,並對於進度落後的面向提出更明確的檢討與落實時程表。在時間逼近的壓力下,東協高層相關會議應將更加正視此一議題。

此外,第18屆東協高峰會上關注的南海問題、泰國與柬埔寨的邊境衝突等,都考驗著東協處理區域安全的能力與決心,這些尚未完全落幕的爭端也有賴相關國家領袖在新一屆會議時斡旋的智慧。而關於2014年東協是否真的同意由緬甸擔任輪值主席國,儘管緬甸自2010年新政府上台以來開始發展民主,但美國如何看待,似乎仍是重要的變數。以上議題皆值得在第19屆東協高峰會及相關會議中持續追蹤。


【由吳泰毅綜合報導】

4 次查看

Comments


Commenting has been turned off.
bottom of page